close

 

大前日睡前讀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讀到一篇〈做個無名氏〉,第一句話便讓我心有所感,他說:「我們有沒有可能毫無野心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單純地做自己?」

我想,這是許多人痛苦的來源之一吧!我們從小就被寄予能夠成為somebody的期望,沒有功成也要名就,無法成功成名的話,至少要有一個社會上的"位置",在什麼公司做什麼事,年薪多少、獎金多少、出國幾次...等等,而人的年紀除了用來顯示你這輩子降生在這世上的時間之外,僅存的功能便是計算你已經幾歲了,就應該擁有什麼東西,不外乎存款、房子、車子、另一半及"看起來穩定又牢靠的工作",就算再怎麼不成材也應該達到一個怎麼樣的目標或正朝什麼目標穩定邁進,沒有的話,週遭人便投以不解、失望甚至鄙視的眼光。但是,卻沒有聽說有人會認為人到了幾歲應該擁有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冒險、應該有過幾次自我挑戰的經驗、應該知道自己是誰或是應該擁有從內而發的快樂與自信,你說,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

有多少成功人士的自傳中寫著他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失去了什麼?有多少部電影講述著人在名利慾望權力中迷失了自我?有多少篇故事傳達著健康快樂不存於外在的物質條件中,而在於心靈的富饒與知足?有多少位心靈導師不斷教導我們,我們要為自己而活,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但是我們依然繼續追逐、繼續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什麼成就、擁有什麼事物或達成父母社會親朋好友的期望而感到自卑沮喪或憤怒,你說,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

世界上有多少somebody?這些所謂的somebody的人生真的符合了他們心中那最初的"畫面"嗎?世界上有多少nobody?又有多少快樂地當個nobody的人?所謂的nobody並不是指沒有名沒有權沒有錢,而是,明瞭你不是任何的誰,你毋須符合任何人的期望除了你自己,你不需要是什麼什麼人,任何的冠詞形容詞名詞都不需要,你毋須追求什麼,因為人生而俱足,當我們沉靜的、細細的思想,也許會發現,我並沒有需要很厲害,我沒有需要環遊世界,我和家人沒有需要50坪以上的房子,我沒有需要100件衣服和50雙鞋子,我沒有需要讓自己忙碌煩躁到爆掉然後狠狠的放假去放鬆,我們,沒有需要,因為我們最需要的:健康、快樂、平安、足衣足食,我們早就擁有、一直擁有。

野心,便是超過需要的欲望。

我不知道是否為自己緩頰或託詞,因我現在的生活完全不符合世人期望與常規,我35歲,我"打工維生",我沒有任何存款,更遑論房、車,我不知道生命的道路會怎麼開展與演變,但是我喜歡我現在的生活,我生活的很認真,我很認真的對待每一個與我接觸的人,做我每天做著的事,重要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很愉快,我想問問那些不斷提醒著我應該要找一個正職工作、多存錢...的朋友,你真的要我去過妳那樣的生活嗎?你快樂嗎?滿意嗎?滿足嗎?

生命都是具足的,你絕對不會"不夠",從我決定要任性的選擇自己的生活那一刻開始,目前為止,這句話都是驗證的!

 

原文不長,抄錄如下,共享之~

    我們有沒有可能毫無野心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單純地做自己?如果你能開始了解自己的真相而不企圖改變它,你的狀態就會得到轉化,我認為人可以大隱於世,完全不為人所知,也沒有任何野心或殘忍的傾向。在毫無重要性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快樂地活著;這也是正確教育的一部份。

    整個世界都崇尚成就,你一定聽過某個貧窮的孩子如何熬夜苦讀,最後變成一名法官,或者一個人如何從賣報紙起家,最後變成了百萬富翁。你從小就是被這種對成就的崇拜餵養大的,但是偉大的成就也會帶來巨大的傷痛;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沉溺在成就慾裡面,因此成就的重要性才會超過對痛苦的了解與消融。
    ~出自《生命之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